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把網紅當股票買?Web3 社交正夯,聊得越熱絡股價越高

竟能買網紅股份!Web3 社交正夯,聊得越熱絡股價越高?

在自媒體當道的現在,擁有流量就能在網路世界中稱王稱霸,而如何將流量有效的變現也成為了當前自媒體的課題之一。

如今最主流的社交平台如 YT、IG、X 等,雖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也是大多自媒體經營的社群平台。但回歸收益面而言,創作者在平台上獲得的分潤是相當不合理的。

要知道,在 YT 開直播、收到粉絲的抖內後,直播主實際拿到的錢只剩不到一半,其餘的收入將全流回平台,這絕對不是合理的收益分配比例。

因此,以下就要和各位介紹各式 Web3 的社交軟體,希望能藉由區塊鏈技術以及去中心化的特性,讓創作者們拿到本該屬於自己的流量與收入。

*本文經不同國家地區合作媒體授權轉載,故文中部分用詞與台灣用語稍有不同,敬請見諒。


 

Web3 社交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最近大熱的 Web3 社交新貴 friend.tech 憑借社交裂變和 IP 貨幣化套路玩法,在加密社區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旋風,也把 Web3 社交等概念重新帶熱了起來。

實際上,截至目前,整個 Web3 社交賽道的發展實踐仍處於早期階段,包括對於 Web3 社交的定義,加密行業一直莫衷一是,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一方面,冠以「Web3 社交」的項目魚貫而出,不僅包含內容平臺、社交平臺、即時通訊等單一應用類項目,還有社交媒體協議、資產數據化協議、去中心化社交圖譜等基礎設施類底層協議,令人目不暇接;

另一方面,所有希望描繪出 Web3 社交可行願景與未來的項目都還沒有拿出足夠讓大家都信服的產品,各家的「Web3 社交」探索都還是盲人摸象式的一家之言。

 01 

主流的 Web3 社交協議

目前 Web3 社交的「應用層」探索,主要可以細分為內容平臺、社交平臺、即時通訊、社交工具等賽道,我們就其中的典型主流項目進行觀察。

friend.tech:Web3 社交新貴

friend.tech 的模式就是將個人的社交影響力Token化,粉絲或者其他用戶可以購買 KOL 的股份並獲得與其私聊的機會,同時其股份會隨著買入的人增多而升高,給持有者創造盈利的機會。

friend.tech 的優勢在於良好的用戶使用體驗與「準龐氏的玩法」,前者體現在一些細節中,譬如新用戶只需要使用 Google 或蘋果帳戶登錄,並為自動生成的錢包加值,且最近 friend.tech 也已推出網頁版,用戶可在瀏覽器中使用 friend.tech。

而後者更為關鍵,這種準龐氏的玩法一旦開始轉起來,確實很容易打開局面並引發 FOMO 情緒:

早期投資者更具優勢,同時也能激勵新用戶快速加入並購買 KOL 股份,由於股價會隨著參與度的增加而上漲,早期參與者會受到激勵積極推廣該平臺,從而助力平臺用戶增長。

Lens Protocol:「Web3 化的推特」

Lens Protocol 的願景很像「Web3 化的推特」——主要基於用戶所創作的新內容(發文、圖片、音樂等),將單個地址的所有社交活動(Post、Follow、Comments、Mirrors 等)記錄並鑄造為 NFT,通過內容 NFT 化來確權。

此外 Lens Protocol 從一開始就考慮到了模塊化,定位是通用型協議,可作為中間件支持任何平臺來接入使用,其他任何想做 Web3 社交的項目都可以使用 Lens Protocol 的社交圖譜,按照統一的底層標準進行產品搭建。

簡單地看,Lens Protocol 就是建立在區塊鏈上的 Web3 社交關係圖(Social Graph),它偏向於社交媒體功能(推特、微博之類的功能實現)的「熟人社交」,結合粉絲經濟,通過 NFT 來確權創作內容和社交行為,最終形成社交圖譜:

也即 Lens 聚焦創作者擁有自己與社區之間的社交(Post,Follow,Collect,Repost),讓創作者擁有和社區之間的關聯,是圍繞創作者的一個個小中心社交圖譜。

CyberConnect:面向開發的社交圖譜協議

CyberConnect 則是在 Web3 中構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圖譜協議,這些社交圖譜數據不僅僅是錢包地址以及相關資產和鏈上交易活動數據,還有鏈下數據和比如在 Twitter 等社交網站中的連接數據,以及關注或被關注的錢包列表等。

所以 CyberConnect 主要為不同應用的開發人員提供基礎設施集成服務,讓這些應用可以高效快速地採用 CyberConnect 的社交圖譜數據,或者針對具有某種特性的地址精準提供針對性的服務。

另一方面,隨著接入 CyberConnect 基礎設施的應用數量和種類增多(包括遊戲、元宇宙、NFT 市場、內容發布、媒體、社交應用等類別中的應用),用戶可以帶著自己的資產數據、身份以及社交圖譜關係在多個 DApp 中「漫遊」。

BBS Network:去中心化論壇

如果說 friend.tech、Lens 等像是 Twitter 那樣的產品,那 BBS Network 就是一個「Web3 版」的 公眾留言板(論壇),類似於貼吧、Reddit:

它由潛在的無數論壇組成,用戶不僅可以自由創建論壇,決定論壇的主題、運營管理等,還可以發起或者參與任意討論,互相交流、發表觀點、創作內容。

總的來看,BBS Network 擁有四種角色:Developer(開發者)、Operator(運營者)、BBS owner(論壇所有者)、User(用戶):

– 開發者可以基於底層數據構建更符合用戶體驗的前端;

– 運營者提供數據存儲服務;

– 論壇所有者可以創建論壇(通過BBS.market任何用戶都可以創建自己的論壇);

– 用戶創作內容並對內容做出反應。

BBS Network 將所有數據保存在區塊鏈上,每一個貼文都被製作成 NFT,由用戶進行買賣與收集,這樣就通過 NFT 的形式將內容的所有權交還給創作者,從而完成對傳統應用收益模式的更新。

總的來看,目前的 friend.tech、Lens 等的內容機制其實與傳統內容平臺並無本質區別,更多是加入Token模型的因素:

一方面將創作者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和創造力更直接地轉變為一種現金流收入;

另一方面去除傳統網路「中介平臺」的掣肘,使得創作者無需通過任何中心化平臺或受到任何中心化平臺的限制與「剝削」(當然像 friend.tech 也有抽水)。

 02 

Telegram 的新嘗試

Telegram 與以上所述的 Web3 原生社交項目相比,則可以視為另一條相反路上的嘗試。

區塊鏈世界向來缺乏真實的增量用戶,這是公認的痛點和難點。頭部CEX/DEX之外,像業內流量靠前的 Brave 等 Web3 項目雖然都號稱千萬日活,但在坐擁數以 8 億計活躍用戶的全球最大加密通訊軟體 Telegram 面前,恐怕都難以相提並論。

而上文提到的 Lens、CyberConnect 等 Web3 社交項目自然更是不在同一個數量級,這種擁有廣泛用戶基礎且足夠開放的特性,也是 Telegram 相比許多原生 Web3 項目最大的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自從 2018 年開始推出 TON 的Token 融資計劃以來,Telegram 也確實就一直在向加密項目和區塊鏈靠攏。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Telegram 正在嘗試基於其廣泛的用戶基礎,試圖完成從通訊協議到社交平臺,最終成為超級應用的三級跳。

譬如近期的 Telegram 機器人,撐起了一條單獨的賽道,各種新生的項目與仿盤不斷湧現,其中 TON 基金會還在今年 8 月份上線了 Telegram Apps 應用中心,集成了 Telegram 當中各種各樣的應用,從遊戲、錢包到實用工具。

得益於 Telegram 客戶端的開源特性、各種豐富的 SDK 和官方為開發者提供的完善的 Bot API,無數開發者可以自己創建各種服務機器人,並且自由的與官方應用程序公開競爭。用戶已經可以很輕鬆的在 Telegram 上找到類似音樂、影視、圖書和遊戲等各種服務功能。

 

TON 基金會主席 Steve Yun 和 Telegram 首席訊息官 John Hyman 在 TOKEN2049 也發表了「使用 Toncoin 將 Telegram 轉變為 Web3」的演講,表示目標是將 TON 集成到現有 Telegram 應用程序中,鼓勵項目利用小應用程序作為用戶層,以擴大影響力和採用率。

03 

Web3 社交向何處突圍?

其實回歸根源的話,社交的本質上是個人價值的彰顯,而在區塊鏈的加持下,這種價值能夠以金錢(Token)的形式直觀表現——用戶通過將自己的社交影響力金融化,以 Token 形式直接方式獲得收益, 無平臺等第三方抽成等問題。

這也是 NFT 一直與 Web3 社交媒體淵源頗深的核心原因——借助 NFT 非同質化的特性,完全可以映射一條條與眾不同的創作內容,將其上鏈,從而用 NFT 作為 Web3 社交的基礎載體。

就像上文提到的 Lens,它將單個地址的所有社交活動(Post、Follow、Comments、Mirrors 等)記錄並鑄造為 NFT,通過內容 NFT 化來確權,且 Lens 功能的可組合性與無須需可都是以 NFT 為中心,通過 NFT 的屬性來保證該功能。

而底層協議就可以對每條 NFT 推文收費,幫助創作者在每次的查看、轉發中直接獲利,將內容創作者的小費或用戶的支付形式Token化。

所以之前馬斯克收購推特時,才會有那麼多人期待他能使用狗狗幣或其它加密貨幣實現推特的 Web3 化。

只不過「社交金融化」這條路到目前都還沒有大規模流通,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去中心化與用戶體驗難以兩全;用戶基礎與量體限制,增量遲遲找不到入口;玩法鮮有創新。

從這個角度看,Telegram 目前是最有希望的突圍方向之一——Telegram 中帳戶與帳戶之間的社交場景本質上都可以插入金融化的功能,當然 Telegram 也是在這麼做的:

– Unibot 推出穩定幣兌換功能,用戶只需使用主菜單中的標準買入和賣出選項即可使用該功能;

– 在 Telegram 上推出自托管錢包;

– EthSign 與 TON 合作推出 EthSign 機器人,支援在 Telegram 內簽署合約;

– 加密支付解決方案 Wallet Pay 支持用戶在 Telegram 界面向商家內支付比特幣、Tether 和 Toncoin;

– TON 引入加密消息傳遞功能,採用端到端加密,確保只有發送者和接收者才能看到消息內容。

這也意味著將所有的金融場景(轉帳、交易、支付等)社交化,實現轉帳交易、資金流動、資產托管等社交+金融功能場景,疊加 8 億的用戶體量,想象空間巨大。

這也是 Web3 社交頗具想象空間的未來方向——在底層協議層面將支付、打賞、交易等結清算模塊自動化、Token化,那就會是完全不一樣的全新 Web3 社交圖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及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MarsBit

原文標Web3社交再起波瀾,Friendtech、Telegram 等誰能成為下個現象級應用

原始來源:Web3 社交再起波澜,friend.tech、Telegram 等谁能成为下个现象级应用

 

推薦文章

外部活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