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下)|市場遭遇死亡螺旋其實是大公司在背後下黑手?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下)|市場遭遇死亡螺旋其實是大公司在背後下黑手?

這是一篇想讓新手小白理解區塊鏈產業從崛起到震盪又再次東山再起的興衰文(也可以說是在講古),但一個產業的歷史真的很難長話短說,所以篇幅太長,就切分成上下兩篇,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先點進去上篇看看。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上)|3 分鐘看完加密產業起起落落落落落的故事

如果你懶得點進去,或是你對聽故事比較有興趣,那從 2021 年開始看也沒關係,會有一些小八卦可以看,就當成聽歷史老師講課吧!不過講完之後不會抽考,別擔心,那就開始上課囉。

 

2021 年:NFT 爆紅、薩爾瓦多擁抱比特幣

Covid 疫情持續不斷,大家都不能出門,相信這點你們都很有感,甚至有人直接遠端到畢業,連畢業典禮都沒有(哭)。雖然疫情影響到了經濟,卻也帶動了網路相關產業乃至區塊鏈的發展,像是有邊玩邊賺(Play To Earn)性質的鏈上遊戲讓許多無法工作或失業的人找到另一個賺錢方式。也讓許多公司、機構、甚至是政府機關都進場購買加密貨幣配置資產,而這也是促使加密市場建立法規、加速成熟的契機,

3 月,英國佳士得拍賣行競拍史上第一件數位藝術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且在結標前 1 分鐘瞬間飆漲超過 4,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2.7 億元),最終以 6,9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2 億元)的價格拍出。這是一位名為 Beeple 的美國數位藝術家所創作的 NFT 作品,是由他費時 14 年創作的 5000 張圖片所組合而成。在創下這樣的紀錄後,其他藝術家如村上隆、Snoop Dogg、Eminem 等人也都不甘寂寞,開始透過各種平台發布 NFT,讓 NFT 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下)|市場遭遇死亡螺旋其實是大公司在背後下黑手?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維基百科

4 月,NFT 無聊猿 Bored Ape Yacht Club(BAYC)成立,這是由 10,000 隻無聊猿組成的 NFT 系列,每隻都是由算法隨機創造,獨一無二。這個創作出風靡全球的 NFT 團隊起初只有 4 個人,也沒想過會爆紅,剛開始甚至沒人理會,但在行銷策略、市場推廣之下與許多知名人士加持之下,無聊猿成為最貴的 NFT 之一,甚至編號 #7537 的 BAYC 就以天價 124 萬美元(約新台幣 4,000 萬元)賣出。

關於無聊猿推薦你閱讀:
無聊猿是什麼?藍籌 NFT BAYC 解析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下)|市場遭遇死亡螺旋其實是大公司在背後下黑手?
翻攝自 OpenSea

前述提及有政府買進加密貨幣配置資產,指的就是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該國總統在 9 月宣布已向國會提交草案,要讓比特幣成為除了美元之外的第二個法定貨幣,時至今日,比特幣曾經漲到一顆要價 7.3 萬美元,看來薩爾瓦多的確是十分有遠見阿…

關於薩爾瓦多推薦你閱讀:
打臉全世界!薩爾瓦多總統表示,我們靠比特幣已暴賺上億

 

2022 年 5 月:LUNA、UST 死亡螺旋事件

比特幣在 2021 年 11 月創造了歷史新高,一顆比特幣的幣價來到 6.9 萬美元,但 2022 年全球總體經濟已開始呈現下滑趨勢。

5 月,全球央行緊縮貨幣以壓制通膨,幣圈也爆發震盪,當時的第三大美元穩定幣 UST 正準備升級資金池,於是先撤下池中的 1.5 億顆 UST,此時約降低了 20% 的流動性。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新帳號」突然拋售價值 8,400 萬美元的 UST,連帶著影響其他大戶帳號開始不停拋售大量資金,供需瞬間失衡的結果,導致原本與美元幣值 1:1 的 UST 開始有脫鉤的風險,即便團隊出手大量收購 UST 也難以將幣價錨定在 1 美元,這也就是說你的 UST 開始不值錢了。

市場對 UST 失去信心,UST 算法穩定幣的機制也讓 LUNA 供過於需,UST 陷入死亡螺旋,價值越來越低,在短短 5 天內蒸發 5000 億美元!也埋下了後續多家大型公司因此破產倒閉的種子。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下)|市場遭遇死亡螺旋其實是大公司在背後下黑手?

這場像是陰謀、預先策劃好,但卻以陽謀手段釜底抽薪的大賣空事件,究竟是誰精心安排的呢?至今仍沒人承認,市面上流傳著一個說法:幕後黑手其實是手上資產豐厚的法人機構,不然玩不出如此精細又縝密的連環計!嗯…這個世界真的是太複雜了。

再加上美國聯準會(也就是台灣的中央銀行)的升息也對股市造成了一定的利空影響,熊市的到來與交易所暴雷事件的影響,讓加密市場整體市值持續下探。

想更了解 LUNA 事件的死亡螺旋推薦你閱讀:
幣圈最怕聽到的四個字:「死亡螺旋」,$LUNA 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下)|市場遭遇死亡螺旋其實是大公司在背後下黑手?

2022 年 11 月:FTX 暴雷事件

也就是在比特幣創造新高的一年後,當時規模僅次於幣安,全球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被媒體爆料公司資產有灌水的嫌疑,其實 FTX 根本沒有這麼多可用資金,其負債高達 80 億美元,但帳上僅有 1.34 億美元與 20 億美元的股權投資,財務狀況被揭露,導致用戶恐慌出逃、相關代幣暴跌、交易所停止出金,連原本考慮收購 FTX 的幣安也發文表示,此一事件已超過解決範圍,宣布放棄收購。沸沸揚揚的一連串事件發生,導致 FTX 在兩個禮拜內宣布破產。

FTX 創辦人 SBF 曾被時代雜誌評為 2022 年「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當時其交易所的 App 介面好用、功能齊全,8% 的活存利率也吸引眾多投資者把錢存入其中,當時台灣有一家公司加密貨幣平台 Steaker 也把投資者的大部分資金放在裡面,但直到現在,全球用戶的資產至今仍鎖在其中難以取回。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下)|市場遭遇死亡螺旋其實是大公司在背後下黑手?
翻攝自《時代雜誌》

警方清查到最後,大家發現 FTX 破產的根本原因並非流動性不足,而是挪用客戶資產!

關於 FTX 暴雷事件推薦你閱讀:
當代羅賓漢還是加密騙徒?3分鐘帶你快速看SBF一生
還能翻盤嗎?幣圈千古罪人 SBF 出庭自證,有誰會相信他?

 

2022 年:Polygon 崛起

2022 年對幣圈來說可能是收在很令人難受的結尾,但不得不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發展,那就是 Polygon 這個多鏈平台的崛起。你可以把 Polygon 想成是一個基於以太坊上的擴充技術,目的是為了解決以太坊壅塞的問題,其聯合創始人也強調了 Polygon 的使命永遠是擴展以太坊,截至完稿當下,Polygon 在 CoinMarketCap 排名第 16 名,且在 2022 年市場蕭條的情況下逆勢成長,與眾多 NFT、GameFi、DeFi 項目合作,在 Polygon 的年終報告裡,其當年度鏈上收入約 2600 萬美元,較 2021 年增幅達 156%。

 

2023 年:RWA 逆勢成長

時間繼續走,來到 2023 年,升息仍未停止,但 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產)成了相當熱門的話題,隨著區塊鏈的技術成熟,RWA 這個方法可將真實世界的資產如不動產、債券等,鑄造成代幣形式,方便流通,不但管理成本低,還可降低投資者進入 Web3 市場的門檻。

RWA 提供了新的方式來構建和利用金融產品,允許傳統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間有更多的互動和融合。不僅擴大了金融市場的範疇,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機會。

關於 RWA 推薦你閱讀:

RWA 的爆紅能否帶動傳統金融進入數位時代?

 

2023 年:Web2 金融公司對加密貨幣佈局

眼見區塊鏈產業蓬勃發展,雖然中間過程有許多震盪起伏,但架不住趨勢如洪水般向你襲來,許多 Web2 的公司也早有遠見並已開始佈局,像是支付龍頭 Paypal,早在 2020 年就已經可以在平台上購買加密貨幣,到了 2023 年正式宣布推出穩定幣 PYUSD,可用在美元與其他加密貨幣之間做轉換。Visa、Mastercard 也有各自的做法,可以說這些大公司早就站在這裡等你了,只待潮流一來,便能乘風破浪而去。

關於金融公司佈局推薦你閱讀:
金融科技巨頭部署加密貨幣,看 FinTech x Crypto 如何影響世界!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下)|市場遭遇死亡螺旋其實是大公司在背後下黑手?
對不起,但這已經是我請 AI 做出來最好看的圖了。

2024 年:比特幣大放異彩的一年

自提案比特幣現貨 ETF 以來已經過了十幾年,從 2023 年就一直有將會通過的消息,美國證交會(SEC)嘴上雖硬,但最終還是讓第一個加密貨幣現貨 ETF 被批准了!被批准的意義在於,美國政府承認了比特幣的價值,提振了一般投資人的信心,將有更多的資金流入加密貨幣市場!

2024 還有一個不可不知的消息,那就是比特幣將在台灣時間 4/20 晚間 10 點 17 分迎來第四次減半,減半對投資人來說最關注的就是供應減少,價格上升,似乎又是一年加密貨幣牛市的徵兆!浪鏈之後也會詳細介紹比特幣減半的機制(敬請期待)。

講了這麼多,該把文章收個尾了(笑),長期來說,一個產業的成功需要人才與資金,加密市場牛熊轉換有其週期在,資金也與之有正相關。至於人才方面,儘管仍對這產業抱有疑慮,但加入的人與相信的人越來越多,加上比特幣 ETF 通過,產業信心大增,願意投資乃至進圈的人不計其數,相信未來行業的蓬勃發展已是指日可待。

 

最後,感謝能看到這裡的你,看來你也是骨骼精奇、思緒清晰,是個加密奇才阿,不如下次再來看看我們為加密歷史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文章吧!

推薦文章

外部活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