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分叉(Fork)? 分叉(Fork)是指在開發軟體或程式碼的過程中,原本的資料庫分成兩個或以上不同的資料庫,進而成為獨立的專案。而分叉通常是因為對原專案的不同看法、不滿或出現利益衝突等等,導致開發者從原本的專案中複製出一份資料,進行獨立的開發。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假設你和朋友達成共識要搭捷運去台北玩,你們約好一起從板南線的南港站出發,但你想去台北車站逛地下街、抽一番賞,而你朋友想要去大直美麗華搭摩天輪。這時你們的意見出現分歧,在兩個人都無法各退一步的情況下,就必須在忠孝復興站分道揚鑣(也就是分叉),你繼續搭板南線前往台北車站,而他必須轉乘文湖線才能到大直美麗華。 什麼是…
區塊鏈的可擴展性 在先前的文章介紹過的區塊鏈「不可能三角」難題中,去中心化、安全性與可擴展性是三項無法同時達成的特性。今天要介紹的測鏈與支付管道,就是加強區塊鏈可擴展性的方法。在區塊鏈上,每個區塊生成時都會有其容量大小限制,這會影響交易速度的快慢。想要讓可擴展性增加並提升交易速度,其中一種方案是加大區塊容量,然而容量也不能無限加大,一定也會有技術上的限制。 於是,便有開發者提出鏈下擴展方案,在不修改主鏈的架構前提下,插入區塊鏈的協定允許用戶支付或收取資金,而交易不會出現在主鏈上。最常見的兩種擴展方案為:側鏈與支付管道。 側鏈介紹 側鏈運作方式 側鏈是一個單獨於主鏈的一條區塊鏈,有…
什麼是 P2P ? P2P (Peer-to-peer)對等網路不單單是應用於區塊鏈的技術,在早期,許多音樂、文件、媒體共享服務等都有應用到這項技術。在 P2P 網路中,每個使用者都是一個獨立的節點,並且都是相等的,這非常符合區塊鏈「不可能三角」中的「去中心化」特性。 例如:在 90 年代,有許多網站服務可以進行音樂上傳及下載,並且不需透過中介或中央伺服器存取,讓當時的盜版音樂及盜版電影猖獗,且政府也很難阻止這類行為。 本篇文章將為各位新手科普 P2P 網路的運作原理、網路特性及實際上的應用等,讓各位新手更認識 P2P 對等網路。 延伸閱讀: 【新手必知】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是什麼?  …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代幣成為了區塊鏈生態永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標準的代幣協議,使生態系系中不同平台之間也能互相溝通,增加兼容性。 本文將帶大家認識在區塊鏈中最常見的幾個代幣協議,各位一定很好奇它們有著什麼樣不同的功能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常見的代幣協議介紹 ERC-20 ERC-20(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 20)是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一個代幣協議,用來規範代幣的發行和交易,是最常見且最基本的代幣標準。它同時也定義了代幣的基本屬性包括名稱、符號、總供應量、小數位數等等。使用 ERC-20 所鑄造的代幣,就能自動與其他…
前言 想要完整體驗區塊鏈的應用,不論是想要當礦工挖礦領獎勵,或是利用區塊鏈轉帳給朋友,都需要一個載具,來收取獎勵或接收帳款。現實中可能是利用銀行帳戶收付款,但在區塊鏈的世界呢? 這時候,就是本篇的主角-區塊鏈錢包登場的時候啦! 在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 區塊鏈錢包是什麼? 區塊鏈錢包的功能? 區塊鏈錢包的種類? 使用錢包時要注意哪些事呢? 區塊鏈錢包是什麼? 區塊鏈錢包其實就是一個可以讓你體驗所有區塊鏈服務的介面。利用錢包我們就可以很簡單的使用區塊鏈所提供的服務。 但「錢包」這個詞,可能會讓人誤解是不是真的有「錢」放在裡面。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我們可以想想,我們可以使用網路銀行的…
區塊鏈上的 Layer 分層是什麼?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從一開始的比特幣,到現在許多 NFT、Defi 等智能合約的應用。在這快速的技術迭代下,使用者的需求也越來越廣泛,進而衍伸出了 Layer 1 (協議層)、Layer 2 (擴展層)、Layer 3(交互層)、Layer 4(應用層),各個分層都有對應不同的功能,以下為各位讀者科普區塊鏈的分層。 Layer 1 – 區塊鏈的基本規則 Layer 1是區塊鏈技術的基礎層,也被稱為「協議層」。它定義了區塊鏈的基本規則和協議,包括交易驗證、共識機制、網絡安全等,這些規則和協議可以確保區塊鏈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
前言 在前面幾篇文章,我們已經理解到了區塊鏈與智能合約的一些相關知識。那區塊鏈到底可以怎樣結合我們的生活中呢?在這篇文章,我們將以網路、金融與數位身分認證等方面,介紹區塊鏈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場景。 網路應用 – 區塊鏈 Web 3.0 什麼是 Web 3.0? Web 3.0 代表第三代網路。當然,有 Web 3.0 也就代表著有 Web 1.0 與 Web 2.0 的存在。 Web 1.0 網路使用者只能被動地瀏覽資訊,與報紙等靜態傳媒沒有太大的差異。 Web 2.0 使用者可以透過表單、社群媒體等方式,與網站互動及創作內容。相較前一代網路,由靜態的媒體轉換為使用者…
前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透過簽署合約的方式,以證明與確保執行的各項條件。但在去中心化系統要怎麼做到呢?關於這個問題,區塊鏈發展了一套當條件滿足之後即可自動執行結果的機制。這就是本文要介紹的主角 – 智能合約。 在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 什麼是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怎麼運作? 智能合約的特點、風險與局限性? 智能合約是什麼? 智能合約並非區塊鏈獨有的概念。在 1990 年代,學者 Nick Szabo 即提出了當滿足某條件時即自動執行合約的電子協定概念。可以簡單的將它想像成一個自動販賣機,顧客選擇完商品並支付金額後,販賣機就會吐出對應的商品。 而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除了…
前言 在我們新手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已經稍微介紹到了區塊鏈的基本概念,但也留下了一個問題 – 「要怎麼確定帳本的準確性呢?」 另外,相信你也一定聽過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 -「挖礦」,你也可能聽過,因為「挖到礦」而一夜暴富的故事,但其實,挖礦與前面提到的問題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它們都與另一個名詞 – 共識機制有關。 那 … 到底甚麼是共識機制呢?它與挖礦又有甚麼關係?而挖礦到底是要挖什麼「礦」?千萬別被這些專有名詞嚇到了,只要接著往下看,你可以發現其實區塊鏈沒這麼難! 在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 什麼是共識機制? 什麼是挖礦?怎麼挖礦? 挖礦獎勵從何而來? 什麼…
前言 區塊鏈,對於剛剛接觸的新手而言,常被它的概念與許多技術名詞搞得一頭霧水。在新手入門系列中,希望能幫助剛接觸區塊鏈入門的新手,從概念到技術、由淺至深的進入區塊鏈的世界! 就讓我們先以這五個問題,開始探索區塊鏈的旅程吧! 在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 區塊鏈是什麼? 誰發明了區塊鏈? 區塊鏈的運作模式? 區塊鏈有哪些特點? 區塊鏈能幫我們什麼呢? 區塊鏈對於我們的生活能有什麼幫助? 事不宜遲,就讓我們開始吧! 什麼是區塊鏈? 千萬別被區塊鏈與用來描述它的技術名詞所嚇到了!簡單來說,區塊鏈其實就是一種存儲資料的方法。 在區塊鏈上,資料會被儲存在叫做「區塊(Block)」的空間中。當每…
區塊鏈的三大分類 區塊鏈技術在近年來的成長突飛猛進,從比特幣問世以來,越來越多條「鏈」浮出檯面,不同的鏈都各自有獨特的使用場景和技術革新。當我們將鏈進行分類時,最常見的分類為公鏈、私鏈、聯盟鏈。這三種類型的區塊鏈都有其優缺點,我們時常以該鏈的交易速度(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去中心化程度、節點數、是否由特定實體掌控,作為比較的項目。以下將為各位新手科普這三種類型區塊鏈的特色與應用。 公鏈的介紹與應用 公鏈是指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並參與認證及挖礦。公有鏈的最大特點是完全透明,所有交易都會被公開記錄,每一個節點都有著相同的權力,而…
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 隨著區塊鏈的技術革新,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多元。從一開始的比特幣網路作為交易用途,到如今的以太鏈智能合約、聯盟鏈的資料傳輸等,區塊鏈不斷的發展演化,並持續追求在維持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的同時、增加更高的安全性(Security)、更廣的可擴展性(Scalability),然而這個特點卻是彼此矛盾的,因此被稱為「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任何一條區塊鏈不可能達到三者特性,最多只能達到兩項。例如,大家最熟悉的比特幣注重在去中心化與安全性,犧牲了可擴展性。因此,許多開發人員不斷研發新的技術,想藉此解決這項問題。 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去中心化(Dece…
NONE LAND 浪鏈是一個「最好玩」的 Web3 新世代媒體品牌。我們運用生動、多元的話題切角與傳播管道,將看似難以親近的 Web3 大小事,化作一個個好玩、好懂、好吸收的多媒體內容,讓更多人發現 Web3 的樂趣和價值,一同創造未來無限可能。
© None Land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